就业与校友

就业与校友

2017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陈秋婷

2024.05.17

目前主要工作岗位为华为公司S产品线人力资源部秘书科的一员,从事文秘工作;主要工作内容为辅助主管日常事务、部门业务支撑、氛围建设以及产品线公共事务的组织策划和落地。入职两年来,个人曾获得2021年度S秘书科新晋之星,多次获得S秘书科及时激励,独自承担owner角色带领团队组织2023年产品线Family Day(活动人数总体规模达2000人),参与公司级大型会议的组织策划和落地等活动,组织形式良好,多次获得部门以及领导的肯定。

与华为结缘

21年的那个夏天,我和很多毕业生一样,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也陷入了困境。考研,考公,留校,回家,找单位成了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必须思考的问题。直到在和朋友一次偶然的交谈中,我得知华为公司在外招文秘岗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竟然笔试面试都成功了。在外人看来,这一切似乎都很顺利,但是于我个人而言,却无外乎是一个挑战。毕竟文秘工作不是自己的第一选择,但在这个民族企业和巨大平台的背景下,我还是毅然抛弃了身边的橄榄枝,选择了加入华为大家族,成为这19万名员工的一员。

眼里有活,心中有火

初入职场,尤其是踏入一个狼性文化的民族企业,对业务和工作环境的不熟悉,对自己定位的不清晰让我在最初的一周常常陷入莫名的焦虑和惶恐中。我常常要面临一堆我不认识的专业术语,以及适应开发业务人员快节奏的工作模式,从学校快速转身适应工作岗位,成为我当下最该解决的问题。不懂就问,不会就学,这无疑是每个新人都必须学会的职场规则。迄今为止,都忘不了我刚入职第一天,导师给我布置的任务:让我在三天内默写所支撑部门的组织架构并熟悉部门里的每个员工的名字(约200人);以及三个月内在完成工作额外之余的转正考试(包括英语考试、纪要考试、office考试、打字、文秘应知应会、答辩等)。我深刻感受到公司对每个岗位的专业性要求之高,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很难独当一面。好在这些都在导师和文秘的帮助下慢慢克服了,实习期间完成了从“职场菜鸟”到合格文秘的转身。而我也非常珍惜秘书科给予的每个机会,遇事主动思考,积极踏实,眼里有活,心中有火。在秘书科的培养下,我入职三个月就获得文秘星光奖,入职一年获得秘书科新晋之星。我深知身边优秀的人太多,我愿意也渴望和优秀的人相处,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让自己看的更远。

从98小花到六边形战士

秘书工作繁杂而琐碎,可也正是在这细微琐碎之中,成就了部门工作的正常顺利运转。如今的我已经入职两年,对文秘的工作更是有了新的解读。我不再觉得这是一个打杂的岗位,相反的,这需要一颗强大的心脏。

回忆起日常工作,才发现其实这是一个太平凡不过的岗位,就像一颗螺丝钉,虽然小但是少不了,平凡的岗位谱写不平凡的乐章。入职两年,我的时间管理能力、沟通与影响力,与人连接力,组织策划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等都有了巨大的提升。我可以在一分钟内收集公司周边餐厅信息并做好路程、人均餐标、餐厅特色等分析汇报给主管,也可以一个星期内一个人承担组织策划部门年会;我从一个职场小白到现在PS、AE、PR和AI手到擒来,从一个签证白痴到一个月内帮主管落地办理西班牙、泰国、新加坡、土耳其、巴西签证;从一个产品线颁奖大会的组员到独自承担owner角色组织策划活动规模达2000人的产品线Family Day活动;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98小花变成一个六边形战士。

华为文秘总会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是所有的女生都可以是华为文秘。确实如此,这也许是和公司向死而生,不成功便成仁的文化精神有关。在深圳总部的大楼里,有贴着这样一句话:困难从来都是更大胜利的前奏,挑战更是坚强队伍的磨刀石。每一个华为人总有一种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勇气和毅力,而这种态度和精神也慢慢地影响着我并带到工作生活当中去。两年年的工作经历并不算长久,比起在海外非洲等艰苦条件下支撑研究所工作的文秘,比起每天都是高强度高压力支撑高层领导的文秘,我还要很多需要打磨的地方;公司对文秘的职业发展有着非常完备的通道,每跨一步台阶都是巨大的挑战。

回首过去,我时常很感激自己大学期间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学生时期锻炼的心智和能力能让我在职场道路上面对挫折时更有勇气,更快速成长。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职场道路上还有很多未知和挑战,无论如何自己也会拼尽全力向前冲在工作的海洋上勇敢前行。我相信,一叶小舟终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20240517084250463.jpg

20240517084300504.jpg

20240517084310967.jpg